第385章 暴风眼上-《烈火南明二十年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得令!”两人抱拳道。

    五百骑兵翻身上马,夏国相一马当先,直接杀向铜矿。之所以昨天不打,一方面是让士兵们养精蓄锐,另一方面夏国相觉得,铜矿又不会长了翅膀飞了,今天打不也是一样嘛。

    永宁铜矿,大量人影在矿山附近出现,不仅仅有兴华军士兵,还有在矿上劳作的矿工。昨夜,郭俊良连夜突审了俘虏,将夏国相和四川清兵的情况摸清楚了,一大早,第二批文书就紧急发往云南各地,将事情的紧急程度说明。

    既然永宁铜矿已经暴露,郭俊良知道,恐怕清兵不会放过这块到了嘴边的肥肉,这样的话,铜矿保卫战在所难免,不管最后结果如何,他们要在铜矿这里拖住清兵,给统帅部争取排兵布阵的时间。

    兴华军的军官们有非常重要的一点素质,那就是随机应变,彼时没有电报,战场上无法做到及时联系,高衡多次强调,各级主官们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,随机应变,不能没有上级命令就没有行动,而是要尽量站在全局的角度想问题。

    郭俊良是个聪明人,他知道,第一,永宁铜矿本身就很重要,他作为守军不可能一铳不放就撤了,更何况敌军大部队没到,第一波攻击只有数百骑兵。第二,永宁府被突袭,没有做好准备,那云南其他地方就做好准备了吗?显然也没有,他必须要争取十天半个月的时间,让兴华军有时间调整布局,应对当前局势,无论如何,就算是他们打光了,也要像一颗钉子一般钉在这里,拖住敌人。

    从俘虏口中得知,他们是吴三桂的人,吴三桂郭俊良熟悉,除了统帅部给军官们轮训的时候普及的清军相关知识之外,实际上哪怕是从明廷,他们也能得到叛将的相关情报。吴三桂作为山海关守将,在大明境内谁人不知,要不是这家伙开关放建虏进来,哪里会有后面的浩劫。

    所以吴三桂的大名在明朝谁人不知,很多人恨不能食其肉、寝其皮。

    既然是吴三桂的人,作为明廷最强的边军,战斗力不可小觑。郭俊良在铜矿周围布置了三道防线,将营地内的物资全部拿了出来,挖了壕沟,填充了沙袋。一方面是组织矿工们帮忙修建工事,另一方面也是将矿工们武装起来,发放一些冷兵器,在必要的时候,这三千矿工也要充当辅兵。

    经过长时间的教育改造,战俘之中不少人已经受到了感化,最起码他们留了一条性命,兴华军也没虐待他们,该干活干活,该吃饭吃饭,不会像他们那样虐待战俘,不给战俘吃饭,还动不动施以酷刑。还有兴华军的战士们动不动就深入矿工之中,进行政战宣讲,这也是后世我军的特色,被高衡照抄过来了,搞个诉苦大会、文艺汇演什么的,把建虏和流贼的真面目揭露给大家看。

    现在,这些汉人矿工都是真心帮助兴华军干活的,也算是为自己过往的罪行恕罪。而对于满蒙俘虏之中的死硬分子,郭俊良直接下令全关起来,必要时候可以干掉他们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