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79章 豪格的野望-《崇祯十五年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对白广恩,豪格已经完全不在意了,现在他的眼里和心里,只有明太子,只要能攻破三河,拿下明太子,他就算是立下了大清立国以来的第一大功,他储君的位置,再没有人能提出异议了!

    因此,豪格脑子一直晕晕的,时而喜悦大叫,时而奔到三河城下,咬牙切齿的望着三河城,想着怎么才能独自攻下三河,以攫取这震烁古今的大功劳?

    原本,照黄太吉的命令,豪格率领的正蓝旗入关之后,要快速疾进,发挥骑兵的威力,不给明人反应的时间和机会,全力杀向京杭运河,控制几个重要的渡口,以为大军的后进和渡河提供有效的开导,但现在豪格却顾不了了,他一心一意的想着攻陷三河,因此,原本应该快速疾进的骑兵队伍停了下来,正蓝旗和蒙古正黄旗,一共八千兵马,陆陆续续的都来到三河城,照豪格的命令,在城下扎营,将三河城围了一个水泄不通。

    并非所有人都像豪格这么燥热,何洛会就有点担心,因此提出是不是留一半兵马围攻三河,剩余兵马继续南下,以执行皇上的命令?

    “不!”豪格冷冷摇头:“明太子就在三河,本王一定要拿下三河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豪格做着立下不朽功勋、打脸多尔衮美梦的同时,大明皇太子朱慈烺正在武襄左卫的护卫下,急速往京师疾驰---土坡上的武襄左卫和大明太子当然都是假的,乃是顺天巡抚的标营所假扮,而三河的慌张,白广恩的败退和徘徊不走,也都是计划中的环节,朱慈烺事先已经将计划交代的清清楚楚,并严令各部照计划执行,当正蓝旗的兵马在三河城东出现时,他立刻就在驸马都尉巩永固和武襄左卫指挥使宗俊泰的护卫下离开,现场只留下中军官佟定方带了十几个骑兵监督。

    因为武襄左卫的衣甲包括他太子的仪仗,都已经换给了潘永图的标营,因此现在武襄左卫所披挂的乃是潘永图标营的铠甲,比起兵仗局精心为武襄左卫打造的甲胄,顺天巡抚标营的甲胄略显简陋,战马奔驰之中,发出咔咔的响,就如朱慈烺此时此刻的心情,有点急促,又有点担心。

    急促的是,他必须尽快赶回京师,布置大局,担心的是,白广恩和潘永图能不能恰到好处的执行任务,以迷惑豪格?另外,建虏杀到,三河城外那些尚未进城的百姓肯定是保不住了,肯定是要被建虏的铁骑屠戮杀害……只愿他们的鲜血,能为大明争取到更多的时间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京师。

    建虏入塞的消息已经传开,通州戒严,运河上的所有船只都被泊行到通州或者是天津,河上的木桥和浮桥,从中午一直燃烧到黄昏,方才渐渐熄灭,但浓烟却久久不散,而逃难的百姓依然不绝,从京畿各地,不断的涌向京师。

    京师九门,今日关闭了六门,只留下南城的三处城门供百姓进入,逃难的人群扶老携幼,衣衫褴褛,神色惊恐,仿佛建虏就在身后,有人走着走着就倒毙在了路边,有人走失了儿女,有人不见了爹娘,扑在城门前,嚎啕大哭。

    人间竟是如此凄惨。

    黄昏。

    紫禁城,乾清宫。

    崇祯帝召集内阁和六部重臣的议策已经进行了两个时辰,但依然还没有结束。

    虽然为了应对建虏入塞,朝廷上上下下准备了一年,并制定了防御建虏入塞的详细方案,内阁和兵部官员都有了解,但是当建虏真的入塞,大兵出现在蓟州时,众人心中都还是有点慌。不止是因为建虏提前入塞,更因为多年以来对建虏入塞积攒下的恐惧。虽然太子去年胜了一场,但今年还能不能胜,众臣心中却是不敢有百分百的把握。

    此时兵部侍郎张凤翔正在向崇祯帝讲解第二道防线,也就是运河防线的准备和兵马配备情况。

    关闭闸门,运河上的木桥和浮桥已经全部烧毁,四处可供通行的大石桥,现在暂由两个精武营千总队防守,精武营副将刘耀仁已经率两个千总队出京增援,连同这四处的本地兵马,以棱堡为根据,死守四处石桥,绝不让建虏通过。

    战兵营杨轩的五千人马,正在从怀柔撤回通惠河的途中,前锋已经到京师,后续兵马最迟今晚可以抵达,战兵营阎应元正赶赴河西务,准备扼守运河咽喉;


    第(3/3)页